达实智能最新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38.33亿元,归母净利润1.15亿元,研发投入1.72亿元。报告期内,达实智能经营稳定,在持续构筑核心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自身竞争力。而超过当期利润的研发投入,更充分体现了在利润短期承压的情况下,达实智能坚持以研发为导向,通过提升技术实力来推动公司变革转型的决心。

强化研发力量 持续投入收获多项成果

在2023年的年报中,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公司的研发人员增加了近10%,达到了727人,这无疑体现了公司对于研发的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而且年报显示,新增的62名研发人员年龄几乎全在30岁以上,这表明达实智能在2023年扩充的研发力量都是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才而非行业新人,入职后能很快发挥作用,形成研发战力。达实智能作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已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60多所国内顶尖高校合作,共建硕士/博士联合培养中心。至今,已成功联合培养15名博士后和200余名硕士生,研发创新能力有目共睹。

目前,达实智能至今已参与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共11项,累计取得软件著作权523项,获授专利358项,其中发明专利150项。达实智能作为智慧空间服务的领军企业,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融合了AI与物联网技术,兼容95%以上的通信协议,内置50多个标准物模型和5大AI算法模块,标准化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极大提升了客户的使用感受,同时为后续类似行业客户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另外,该平台极大提升了设备接入和管理效率超50%,为建筑楼宇、园区、医院、城市交通和数据中心等场景提供了全面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达实智能还开发了多个智慧空间物联网应用系统,如C3-IoT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系统、物联网空间场景控制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等,为客户进行智能空间使用提供模块化组合,极大提升客户对公司系统的认可度。

及时调整业务结构 聚焦优质客户 保证经营稳定性

有了强大的研发实力为基础,令达实智能在细分市场和客户选择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性,从而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近两年来,达实智能的一个重大战略调整就是降低了来自房地产客户的营收占比,且客户主要为华润、保利等央国企,同时加大力度开拓企业总部、园区、数据中心领域市场,在业界首开体验式营销之先河,定期组织参观体验活动让客户通过达实大厦现场体验,亲身了解公司的产品与服务,极大提高了营销效率。从近两年的营收数据来看,这种战略转型是很成功的,连续两年营收上涨。能够在地产行业出现转折点的背景下,及时调整战略,优化业务结构,充分体现了对宏观环境的敏锐洞察力与多年积累的坚实研发基础。

2023年,达实智能先后中标签约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深圳地铁5号线部分标段、光明生命科学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打造了多元化的市场业务矩阵,从而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利润受核算方式影响 风险已基本出清

过去一年里达实智能在建筑楼宇及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及算力中心等细分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营收的增长应该说是在意料之中。而利润的下降,结合其近年来的经营状况分析,主要原因应该还是之前地产行业客户影响,相关项目周期被拖长,信用减值与资产减值的损失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所致。这部分损失本质上其实跟2023年的经营本身无关,而是出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此其实际盈利能力很可能大大高于数据所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地产客户导致的减值损失,在达实智能过去三年的年报中均有明显体现,另一方面公司一直积极采取包括诉讼在内的多种手段进行追讨并取得了成效。结合达实智能近年来的相关项目金额测算,地产项目占比应有明显下降,有理由推断这方面的风险已经基本出清,也就是说这个“包袱”很可能在今年已经被卸下。从2021年开始,达实智能已经有意识调整了业务战略,目前的客户结构更为优质,毛利更高,这在今后的财报中或将有所体现。

2023年,达实智能资产负债率由期初的68.4%下降至62.8%,资产负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整体偿债能力也随之提升。而在这一年里,公司的研发实力明显提升,结合目前风险基本出清的达实智能,有望在2024年轻装上阵,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同步增长。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